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光学学报》: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

来源:中国光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曾在《光学学报》发表系列文章《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2021年秋,周立伟重新梳理他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形成4篇系列文章,作为2019年文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曾在《光学学报》发表系列文章《复合电磁同心球系统的成像电子光学》。2021年秋,周立伟重新梳理他在这一方向的研究,形成4篇系列文章,作为2019年文章的姊妹篇,再次选择发表在《光学学报》上。周老今年已90高龄,他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写作进度很慢,这恐怕是自己的封笔之作了”,但从构思到写作再到文章插图都坚持由其个人完成,一定要没有一点瑕疵后再投稿送审。

周立伟介绍,自己在钻研电子光学的过程中,主要思考了两个问题:

一是近轴电子光学理论只能解决理想成像,仅适合解决邻近对称 轴区域的电子光学问题,成像电子光学要研究由光阴极逸出的大物面宽电子束在系统中的行进轨迹及其成像的规律和所形成的像差。但在以往研究中,空间电位通常是以轴上电位分布的谢尔赤展开式来表示,离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当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尚无法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探索新的途径。

成像电子光学研究是从哪里切入的?

(1)导出了自阴极面逸出的电子在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中新的轨迹表示式,它如同光线光学由一个折射面过渡到下一个折射面的追迹公式,不但能用于研究两电极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而且也适用于研究任意多个电极同心球系统的电子追迹。

(4)给出了成像系统的电子光学横向像差新的定义,提出了成像电子光学系统的轴上点横向像差乃是近轴横向色差与几何横向像差的合成的观点,而不仅仅是当时电子光学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只有几何横向像差。

本研究的关键是什么?

本课题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5)证实了不论是两电极、多电极同心球系统,还是一般的静电聚焦成像电子光学系统,决定系统鉴别率的是二级近轴横向色差,它仅与逸出电子的初电位、初角度、阴极面上的场强,以及系统的线性放大率有关,而与系统的具体电极结构及轴上电位分布无关。

周立伟还指出科学研究中,理论工作者最感兴趣的是追求理论的普遍性。但要使普遍性广泛得到承认,必须有特殊性加以证实,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成像电子光学的研究也是一样,如果能把问题的特殊性研究透了,便有可能找到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线索。

本文转自:新华网

周立伟说科学研究从何处切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漫长的思索,他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个可以求得解析解的成像电子光学系统的理想模型,将其成像规律、实际轨迹与近轴轨迹等都研究透了,便能对理想成像、横向像差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由此出发,可指导一般静电聚焦电子光学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2)找到了电子束自阴极面逸出并经过同心球系统后最终会聚的精确落点,即电子轨迹的精确解,这为研究理想成像、讨论电子光学性质和定义横向像差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给出了两电极静电同心球系统中圆柱坐标系下由阴极面原点逸出的实际电子轨迹的解析表示式。

(6)考察了成像系统中电子束形成的最小弥散圆以及最佳成像面位置的确定,形象地展示了成像段所形成的电子射线的包络。

周立伟介绍,找电子轨迹精确解与近轴解是本研究的关键。研究找到了两电极与多电极同心球静电聚焦系统自阴极逸出电子的轨迹成像位置的精确解以及近轴解,并把它表达成级数展开的形式,由此解决了理想成像等电子光学性质和定义电子光学像差的问题。因此,研究是由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理想模型所具有的矛盾特殊性出发,进而研究宽电子束成像矛盾的普遍性,以指导成像电子光学的深入研究。

(3)由精确解导出了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中电子轨迹的近轴解,它正是电子运动方程或轨迹方程的解析解,证明了所提出的理论之无误。

二是成像电子光学系统的横向像差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当时国内外电子光学学术界都在研究成像电子光学系统的三级(几何)横向像差,普遍认为主要是它影响器件的成像质量。但这个概念是由细束电子光学引伸的推论,并未得到证实。成像电子光学是否只存在三级几何横向像差,有无其他类型的横向像差,并无明确的结论。

文章来源:《中国光学》 网址: http://www.zggxzzs.cn/zonghexinwen/2022/0909/1294.html



上一篇:DARPA 的极限光学技术在无人机上进行了测试
下一篇:宇瞳光学(300790.SZ)1.44亿股限售股将于9月20日上市

中国光学投稿 | 中国光学编辑部| 中国光学版面费 | 中国光学论文发表 | 中国光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光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